第六十六章 喜极而泣 乐极生悲-《新明之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刚开心没几天的方从哲再也笑不出来了,何为乐极生悲,刚过上好日子,又有烦事索命。

    从他上任来,第一年就是大旱,饿殍遍野,饥民相食,好不容易熬出头,因为郭大少的协助,国库有了钱,土豆红薯大丰收,兵器也先进了不少,这才几天,又回到了从前。

    流民四处涌来,特别是北方,轻如鹅毛的大雪,也顶不住积少成多,压垮了茅草屋,干掉了泥胚房,甚至砖瓦结构也没放过。

    九月中旬,郭一凡所建的小区就迎来了住户。

    这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个小区,名为新明小区,目前只是一期,共建楼房80栋,每栋三层,一层八间,还设有公共卫生间。全新的钢筋混泥土结构,连窗户都是玻璃的。

    可这也只能容纳两千户不到,再怎么挤也就万人。

    可流民一来就是两万,后面还源源不断。

    郭一凡想过情况危机,可也想不到这种地步,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尽管他把大部分赚来的钱都投进这个小区,又加班加点,还是望尘莫及。

    实在没辙,郭老爷出了一计,招工,工钱日结,包吃包住。

    然后小区变成了学生宿舍,每个房间都是床铺,上中下三层,好似火车车厢。

    招来的工人又加班加点开始盖房子,不过盖的都是大房子,总不能让流民夜宿街头田间,风吹雨淋。

    郭家仓库不多,但郭家粮食真多,每天开设粥棚,煮的都是红薯粥,这是郭一凡把大部分红薯都收集过来了。

    土豆是没有免费的,做工才能吃到,好在郭一凡储物戒里好几船的大豆,把菜也给解决了。

    赵士郎带着全家老小,也在逃灾,粮食倒也有点,只是家里房屋全塌,没法再住,柴禾缺失,粮价大涨,不逃只能冻饿而死。

    父母都冻死了,夫妻俩带着三个营养不良全身浮肿的孩子,两男一女,混在逃灾的队伍里,一路向南,终于活着来到京师。

    本是儒士的他,也算是出自书香门第,这才刚考上秀才,就迎来了大灾,喃喃着天不由人,为之奈何。

    在喝了一碗郭家施舍的红薯粥后,才渐渐暖和了身子,恢复了意志,在家人面前必须表现的坚强,才能给他们希望。
    第(2/3)页